政策文件     > 工运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文件>>工运理论>>正文
 
 法律法规 
|
 上级文件 
|
 工会制度 
|
 工运理论 
 
     
民主管理与现代学校制度研究
2016-09-11  

边瑞瑞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市710021)

摘要:民主管理与现代学校制度是当前备受教育界关注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热门课题,众多研究者和管理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都进行了阐述。本文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重新审视了概念的内涵,试图找寻出现代学校制度视域下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途径。

关键词:高校 民主管理 现代学校制度

民主管理是现代学校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近年来,随着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民主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断推进,随之而来的成效与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分析和研究民主管理和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探索在现代学校制度视域下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主管理的内涵

民主管理是一个合成词。民主属于政治学范畴,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是指在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一般来讲,民主管理是相对于绝对服从绝对权威的管理而言的。即管理者在“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下,将管理思想科学地进行传播,协调各组织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民主管理是管理者所追求的一种管理艺术,即一种被管理者意识不到的正在接受的管理,这种管理可以唤醒被管理者的主体意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民主管理又是一种群众参与下的多数人管理多数人的管理模式。在民主的管理中,民主是手段而非目的,采取民主的方式是为了取得管理的成效。这些管理成效包括:通过集思广益提高决策质量;通过参与决策制定提高执行者和相关人员对决策的承诺水平;通过民主缓解矛盾,提高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满意程度。

学校民主管理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民主管理(即运用民主方法的管理),学校民主管理不仅仅是管理方法的问题,它还直接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地位,以及作为组织成员的对应权利能否得到真正实现的问题。学校民主管理中师生员工不仅仅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学校民主管理是指全校师生员工、相关组织机构依据有关规定,有组织地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参与和监督学校公共事务、行政事务、学术事务,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等管理活动的总和。学校民主管理在集中群众智慧、实现科学决策,保障师生员工合法权益、统筹协调多方利益、妥善解决焦点问题,增进干群关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办学体制,是一种协调校内外关系的规范体系,它涉及政府管理、市场调节、社会参与、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等很多方面。现代学校制度与传统学校制度相比,更加凸显了教育的独立性和学校的自主性。现代学校制度把学校看做一个开放的组织,它既关注学校内部的运作过程,也重视学校与外部的良性互动过程。现代学校制度坚持管理人本化,强调学校利益相关者在制度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现代学校制度有一个理想追求:就是在管理上,实现由宝塔型向扁平型的转变。传统学校管理制度中往往采用宝塔型的科层制,学校的行政领导在学校处于主导地位,广大的教职员工处于被动和受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相对于学生又处于主导地位,广大学生则处于被动和受支配的地位。这种教育管理模式是受工业社会本身发展的要求所产生和制约的。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大批量“产出”标准化的人才,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但是它的弊端也显而易见,这就是它遏制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违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和发展原则。基于此,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将学校的管理结构优化为扁平型的同心圆,圆心是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充分尊重和关爱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外围是教师,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尊重教师的权益,让他们充分参与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最外围才是以校领导为代表的学校管理层。

三、民主管理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学校自主管理是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行政部门逐步将一部分办学权力移交学校,但这些权力大部分又集中在了学校领导层面,师生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没有获得他们应当获得的一些权力。目前,在很多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徒有虚名,教育工会的职能也仅止于组织活动和发放福利等表面工作。有些学校领导主观臆断,经验化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社会是教育最终的服务对象,如何衡量一所学校的优劣,其最高标准就是师生和社会的满意度。学校建立民主管理机制,能够引导教职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积极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保证广大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和用人单位的话语权;运用群众智慧,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运用舆论的作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廉洁性;运用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保证制度实施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实现由个人经验决策向科学民主决策的转变,从根本上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运转。

四、现代学校制度视域下学校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途径

1.完善民主管理的保障体系

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虽然这种制度在各类学校都有所发展,但是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目前普遍还存在着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和民众权力淡化的问题。行政主导模式和官本位体制的存在使得现代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难以真正确立。究其原因,除了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缓慢外,还有制度缺失、监管不力等其他一些更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多年来,教育系统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制度建设始终落后于民主管理的发展实际,虽然对呼吁的很多问题也有政策出台,但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另一方面,政府针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本科教学等都出台了不少的政策和考核指标,唯独对学校民主管理方面没有出台具有操作性的保障性监督管理办法。管理过程也是权力运行过程,权力如果没有在行之有效的监督下运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就难以确立,当然更谈不上好的预期效果。因此,建立科学的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健全可靠的监督保障机制是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在推进现代学校民主管理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各级行政教育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应该制定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加强对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情况的监管和考核,将落实民主管理情况纳入对学校领导班子的考核体系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推动现代学校民主管理体系的确立并保证有效运行。

2.构建民主管理的网络结构

学校需要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民主管理职能,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使教职工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学校要制定民主管理办法、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多元主体共同确定教代会议题;保证参会代表的代表性和遴选过程的公平公正;充分尊重教职工代表的意见;对代表提案尽快回复,尽量为条件还不成熟的提案创造条件。关乎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都要通过教代会审议通过方可执行等等。

学校应该定期召集院部座谈会,处级干部座谈会,科级干部座谈会、青年教师座谈会、离退休职工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等,就一些重要问题交换意见,畅通民主管理渠道。会议不必很正式,上面坐领导,下面是听众,这种形式收效甚微,可以“圆桌会议”的形式,领导和大家坐在一起,没有等级之分,完全像是一个学术交流会,畅所欲言,平等对话。

校务公开是民主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各学校都应该实行。除 “三重一大”(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外,还应包括年度预算、三公经费、职称评定、职工福利、学生奖惩等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

3.协调民主管理多元主体的利益

对办学根本性问题的认识影响着学校民主功能的目标和指向,问题弄不明白,发扬“民主”就会异化成领导为某些集体或个人谋取福利。只有在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才能把民主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学校党委和行政要总揽全局,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全校解决好整体和部分、集体和个人、长远和当前的关系,提高师生员工的认识水平,厘清学校的功能和使命,协调各方利益,调动全校的积极性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熊煦、王瑶、王自瑛.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民主管理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时代教育,2012(21).

[2]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王道之.管理三经[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4]龚艳.浅谈加强高校的民主管理[J].科技广场,2009(2).

[5]臧国军.民主治校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

关闭窗口